感謝個案【D】的分享
嗨嗨,稍微回憶一下當天狀況,也不知道這算不算什麼感應或回愧就是了。
- - -
當天其實有稍微晚一點(大約4:10)才去躺平,不過在整點的時候,邊處理東西有感覺手臂一直發麻、起雞皮疙瘩。
在躺平後,其實房間挺熱所以沒關門,而且房門外有家人走動,我大概因為我爸走過房門急忙驚醒過四次,當然都是莫名算準我爸正巧停留房門外和走過得時候。
之後其實我就安然睡著到五點半昨又才又清醒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關於三個部份,我想第一個部份應該是我父親沒錯(長女)。其實也就是個默默的旁觀爸爸,平常不會多說什麼,只知道說小孩乖乖沒做錯事就行了。但我還滿意外,我是擔心我父親失望,而不是我母親,因為相較之下現在其實我跟母親比較親近。不過,我母親也表示過我應該也是放不下我父親的人。可能跟幼年相處時間有差吧,幼年是與父親比較親。
第二個部份。
對、我其實一直還會不斷地懷疑我現在做的到底對不對,對家裡會不會有幫助,跟同齡人相較之下這樣到底可不可以…大概也因為這樣充滿疑問跟懷疑,所以不能定下個決心。
第三個部份,我相信被動是對得。
這個問題在去年工作時我也碰到過,因為不能跟上司吐露完全的想法(其實也不能完全說實情),然後把自己憋出心病,幾乎快兩個月身體狀況比平時差很多,過敏症也更嚴重。之後忘記怎麼了才慢慢緩解。
後半部我覺得關於「心臟」的部份很有趣。
對自己失望難免,可能因為近期的事情很雜。
不過「委屈」,讓我很意外,雖然說真的遇到不少事情,但心情上總是很快就過去了,記得的也不不會太深刻(選擇性失憶症?)
「愛自己就先從接受自己開始。」這個很棒,希望我能聽進去。我以為我很愛惜、愛護自己了,結果看來我對自己還有挺多排斥的。
《愛誰都可以,要先愛自己》作者是朱衛茵小姐,是我母親大概六七年前送我的一本書。自那本書開始我以為我已經能坦然面對自己,沒想到還是有深藏其中連我自己都直接用遺忘來面對的部份。
最後的壓力,大概我現在是以輕鬆生活來告訴自己說「我很好、我沒事、這樣壓力就會削減」,不過大概就是讓自己放縱了。
我會學著多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、可以做的好,相信自己能到達所想要的,像從前用成績換取獎勵這樣。
曾經我也覺得自己想做什麼都能夠做好,但就怕把自己變成一個高傲的人,所以相反的便會在鼓勵自己的同時,也給自己心理建設上的失敗和負面。可能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有那麼多的否定累積吧。
關於感受,我相信我大概是遲鈍派(?)
腦內經常運轉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,所以對於冥思冥想的感受性差(也沒有訓練)。其實還滿擔心我自己根本不相信這種靈療(希望沒有冒犯),一點感覺也沒有。但很高興我能因為你的感受而想到很多事情,能反思下近期的自己!
感謝這次的新鮮體驗!
覺得有趣,希望之後還有緣份(欸)
關於分享的部份是沒有問題的喔!有碼我都OK!